信用驻马店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

安卓端下载

IOS端下载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IOS端下载提取码为:65826288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信用

网络募捐要坚守诚信底线

文章来源:乌鲁木齐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9-06-03 文字大小: |

通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发布求助信息、开展爱心捐助,让确有需要的求助者获得应有的帮助。这种“互联网+慈善”的方式,是传统慈善体系的有效补充,有助于弘扬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其积极意义理应得到肯定。但与此同时,由于真实性、透明度以及审核、监管机制的不够完善,伴随互联网募捐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诈捐、骗捐的问题屡被曝光,透支着人们的爱心和信任。

  早在2016年,民政部等四部委就联合印发了《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2017年民政部又接连出台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对募捐主体、募捐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社会监督、评价退出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是以制度化规范网络募捐行为的良好开端。当然,这些制度只是基本的规范,还需要根据互联网募捐行为的变化继续进行调整和优化。特别是对募捐信息真实性的审核、募捐善款的使用情况监管等社会关注度高的环节,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出台强制性规范意见,敦促求助者和信息发布平台做好自律和监管。

  虽然网络募捐平台也在积极倡导诚信求助,发布行为自律倡议书,但在准入环节上还缺乏统一标准,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下可以发布求助信息尚无定论。有的求助者确实收入微薄、家境贫寒,但有的求助者拥有一定的家庭资产和稳定收入,这种求助者在经济条件上的差异性,难免会引发公众的争议和质疑。针对这一问题,也需要抓紧出台规范性的行业标准,规范求助者的准入门槛,让有限的社会慈善资源能够分配到真正困难群体的身上,避免因为制度性因素导致矛盾的产生。

  网络募捐需要社会共治,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募捐平台,以及媒体、求助者、爱心网友,都应当在网络募捐中发挥监管作用,在网络募捐中引入信用评价机制,畅通求助者家庭经济情况的信息共享渠道,共同严把信息审核的关口,加强对善款使用的监管,推动网络募捐更加公开透明,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守网络募捐的诚信底线。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驻马店)     网站说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号:豫ICP备13022868号-7         网站标识码:4117000042

豫公网安备 41170002000001号

  • 微信公众号

  • 安卓端下载

  • IOS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