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评选结果出炉,河南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刘相臣入选,成为我市唯一一名获此荣誉的大学生。刘相臣上大一时参军入伍,戍守边关两年。今年,他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
5月2日上午,在河南理工大学校园内,记者见到了刘相臣。虽然退伍几年了,刘相臣还穿着橄榄绿衬衣。他笑着说,当兵两年,怀念部队一辈子。
好男儿就是要当兵。自称不喜欢外面的花花世界,只喜欢那抹橄榄绿的刘相臣,来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读大一时,积极响应国家征招优秀大学生入伍政策,暂别校园,携笔从戎,开启了他的追梦之旅。2011年12月,他进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服役。
接受新兵训练3个月后,刘相臣申请到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艰苦、偏远的某基层单位锻炼。在下连队的路上,他接到家里的来电:他的外公因病去世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相臣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刘相臣的外公家住山西,他本来就难得和外公见面。在外公去世时,他却无法赶回去为外公送终。直到现在,这仍是他的遗憾。
刘相臣所在的连队在大山深处,条件艰苦。因为岗哨偏远,水源不足,水窖里的水总是混着泥沙,需要沉淀好一会儿才能下咽。冬天,那里的最低温度在-30℃左右。冬天,他要在寒风中站3班岗,长达6个小时,最后站得双腿麻木。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夏天,训练站姿时,他身上有蚊虫也必须纹丝不动。
作为一名边防兵,刘相臣最难以忍受的是孤独和寂寞。执勤时,陪伴刘相臣的,经常是天空中那一轮孤月。每当看到月亮,刘相臣总想起苏轼的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挺立的界碑时,刘相臣作为一名边防战士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
当兵两年后,刘相臣退役归校,旧以一个战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期间,他偶然间接触到数学建模竞赛,被深深吸引。于是,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数学建模培训,用了整整3年时间,从刚开始的建模“菜鸟”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建模“大神”,先后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在其他洲际、国家级竞赛中,他又多次获奖。目前,他已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进行硕博连读。
筑梦边关保家国,刻苦学习创佳绩。“在科研领域,我依旧不能忘记那分忠诚与担当。在新的‘岗哨’上,我要有军人般的意志,不畏艰难,继续为国效力。”刘相臣铿锵有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