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运营22条轨道线路,年客运量38.5亿人次,占中心城区机动化出行比例近30%。近年来,随着轨道客流量增加,逃票、霸座、进食、推销等不文明行为频发,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针对这些不良行为的行政监管,仍面临行政执法无依据、企业强制无手段、治安管理无措施三大难题。
对此,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简称北京市交通委)出台了针对轨道交通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实施意见和细则,对道德层面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巡查发现、及时劝阻,记录不听劝阻行为人的不良信用信息等措施,引导市民诚信、文明出行。
实施意见和细则明确了信用管理流程和操作规则,主要包括巡查、及时劝阻、判别、不良信息记录、复核和修复6个环节。工作人员通过巡查发现并劝阻不文明行为,使用值乘记录仪记录并上报相关证据信息,对于不听劝阻者,将信息推送给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审核并作出决定,记录不良信息。不良信息对外公示15天,被记录人享有异议复核权利,核实无疑的被记录人需参加交通志愿服务进行信用修复。
为推动相关意见和细则的落地实施,北京市交通委建立了“行业信用管理系统”,构建三级管理体系,实现了记录取证标准化、信息传输即时化、执法流程系统化、执法文书电子化、信息共享自动化。
以信用管理手段治理地铁不文明现象,获得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支持。自今年5月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地铁不文明行为逐月下降,其中逃票下降幅度52.1%,进食下降幅度85%,推销下降幅度94.6%,大声外放音乐或视频下降幅度79.4%,霸座下降幅度86.4%,信用引导文明乘车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