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驻马店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

安卓端下载

IOS端下载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IOS端下载提取码为:65826288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一个都不掉队”是检验“停课不停学”的试金石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发布时间:2020-03-09 文字大小: |

近日,一则“河南邓州一女孩因无手机上网课自杀”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2月29日上午,位于邓州的初三年级的李某某因家中贫困,没有钱买手机按时听学校网课,而将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大量吞下。幸运的是,女孩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而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也陆续抵达。3月1日,当地成立调查组,对女孩服药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3月3日,官方调查结果公布。在调查中,否认了女孩自杀与无手机上网课的直接关系。调查称,李某某父母均为残疾,于2013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目前未脱贫。李某某家中有两部手机,其中一部为智能手机,另一部可拍照;姐弟三人轮流使用智能手机观看直播、录播上网课,用另一部拍照记录作业。

因为疫情的原因,各地大中小学校延迟开学,并在教育部的部署下实施“停课不停学”,进行在线学习。尽管并没有证据显示李某某自杀与“无手机上网课”有直接关联,但是李某某姐弟三人共用手机上网课却是难以否认的现实。

这一幕颠覆了很多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我们平时所见,是家长为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束手无策,是吐槽网课效果不好,却断然难以想象,会有人没有手机上不了网课。这一幕照见了我们平时看不见的角落,让我们看到贫困仍然真实、真切地存在。

在线教育被寄予推动教育公平的希望,因为它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普及、下沉,让边远贫困的孩子也可以听到大城市里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从而打破知识鸿沟。但我们切莫忘记,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公平,并不必然带来知识鸿沟的缩小,它也有可能带来更大的不公平、更深的知识鸿沟。即便是拥有同样的电子设备,由于家庭经济文化背景所导致的选择、利用资源的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更何况还有不少像李某某这样的孩子,连基本的学习设备都没有,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畅通的网络。

据媒体报道,因为家里网络信号不好,湖北大悟一初中女生让父亲在山顶上支起一个帐篷,每天用手机听老师线上授课;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有一户世代生活在草原的牧民,为了让女儿顺利上网课,不得不收拾蒙古包全家迁徙找网;在四川旺苍,一高中女生每天爬上山坐在崖壁边“蹭网”上课,因为村里只有村委会有网,但疫情期间不能进入,只有爬上山以求离那里更近……这些故事被称为现代版“凿壁偷光”。而西部某县一名干部告诉记者,仅他们县因无智能手机、无电脑、无网络等原因无法上网课的学生,就有2000多名。我们不要只顾着为这类现代版“凿壁偷光”而感动,而应该看到仍然有不少学生难以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面临掉队的危险。

只有看到还有不少学生没有手机、电脑,连不上网络,特殊时期的受教育权难以保障,在制定公共政策、推进“停课不停学”工作的时候,才能想得更周全、更周到。要知道,即便99.99%的家庭都拥有智能手机、个人电脑,都能顺利上网,那剩下的0.01%没有硬件设备、没有上网条件的孩子,在两亿多学生中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必须充分考虑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网上学习的条件,或许通过各种措施为他们提供硬件设备、改善网络,确保他们正常进行网络学习;或者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进行针对性地帮扶、辅导,避免他们掉队,而不是一刀切、不顾实际地要求所有学生上网学习,在网上完成作业。

事实上,正是因为当地在“停课不停学”中工作不到位,忽视了部分贫困家庭缺少线上学习条件,才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目前,河南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各地全面摸排学生网上学习情况,准确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硬件条件,对不具备“上网课”条件家庭的学生,要建立精准帮扶机制。这是亡羊补牢,其他地方更应该举一反三,全面掌握学生网上学习情况,不要等到悲剧发生了才开始行动。

确保每个孩子都不掉队,才是真正考验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度以及“停课不停学”成效的试金石。这起悲剧,也为我们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提出了警示——不要被技术发展所描绘的美丽图景冲昏了头脑,而忽视了那些没有手机、上不了网的群体,由此造成更大的知识鸿沟,进而形成更大的收入鸿沟。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驻马店)     网站说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驻马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承办单位: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号:豫ICP备13022868号-7         网站标识码:4117000042

豫公网安备 41170002000001号

  • 微信公众号

  • 安卓端下载

  • IOS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