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镇平县人民法院召开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截至今年10月,该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3448件,执结2554件,结案率为74.07%,执行到位总标的13506.07万元,并在会上公开通报了3起典型案例。
资产查封变财产保全 兼顾双方利益
北京某公司申请南阳某工艺品有限公司不当得利财产保全一案,经法院审查后作出裁定,对南阳某工艺品有限公司的560余万元财产进行查封。
法院在执行财产保全裁定过程中,该工艺品有限公司提出,如果查封机器设备或冻结账户,将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后经执行人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调,一致同意由该工艺品有限公司提供价值2100万元的玉器作担保,并进行扣押,既保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为被申请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能力却不履行判决 法院强制执行
2011年1月,杨某醉酒驾驶小型客车与姜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相撞,导致姜某与乘坐摩托车的刁某死亡。法院经审理后判处杨某有期徒刑5年,赔偿姜某与者刁某的近亲属经济损失194209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因杨某在监狱服刑,没有经济收入,不具备执行的条件。在杨某刑满释放后,案件恢复执行。执行干警通过查询,发现杨某在2017年至2019年,消费大量资金购买“爱奇艺VIP会员”与某公司“黄金VIP会员”,属于具有明显的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后申请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请求法院依法追究杨某拒不执行判决罪的刑事法律责任。
立案后,法院决定对杨某予以逮捕。5月10日,杨某在杭州被警方抓获并将其押解回镇平县人民法院,杨某立即履行全部义务。
追回500余万元执行款并全部发放
王某等7人成立武汉宗恒四海文化传媒公司,以经营微商农产品的名义发展下级代理,骗取周某等其他受害人数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经法院审理后判处王某等7人有期徒刑并责令退赔受害人损失共500余万元。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通过调查发现,王某等7人成立的武汉宗恒四海文化传媒公司在上海讯付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存款500余万元,立即赶赴上海并顺利划扣。可当执行法官在联系受害人准备发放执行款时,一部分受害人因曾受骗上当,对自称是公检法机关的电话持有高度警惕,执行法官当即利用添加受害人为微信好友的方式,上传工作证与执行公务证,并通过微信视频让受害人了解到办公环境及法院院内情况,取得受害人的信任,顺利向受害人发放了全部执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