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驻马店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

安卓端下载

IOS端下载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IOS端下载提取码为:65826288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守信典型

一根扁担挑起诚实守信

文章来源:信用开封 发布时间:2021-05-07 文字大小: |

“要赶头班船,去蕲州。”1日一大早,阳新县黄颡口镇街头,汤礼河挑起一担篾货,三步并作两步向江边轮渡码头赶去…… 

这一挑,就是34年。 

今年64岁的汤礼河是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筠合村人,14岁开始编织篾货。村子在筠山山区,竹木资源丰富,村民多数以编织篾货为主。 

那时,每个湾子都只编织一种篾货。汤礼河所在湾子专门编织筲箕,编织好的筲箕交由贩子运销附近,编织篾货的人只记工分。 

筲箕亦称筛子,是淘米洗菜等用的竹器,形状像簸箕。成家后,汤礼河还是做老本行,挣一些小钱过日子。 

孩子们长大了,家庭生活负担重起来。1987年,汤礼河一边自己编织筲箕,一边跟那些贩运篾货的人一起“闯市场”。 

山区山路多、村落分散广,上门收购村民手中的篾货很是辛苦。汤礼河凭着一句“只要你编,我就收”的承诺,赢得源源不断的货源。 

这一诺,就是34年! 

筠山山区要走出去卖篾货,必须走十几里山路,到黄颡口镇上的轮渡码头,再坐船走水路,到武汉、黄石、蕲春县的蕲州镇去卖。 

“三五天一趟,肩膀上磨起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茧。”汤礼河说,有时,从蕲州乘船返家时,常常是万家灯火,精疲力尽。 

一次,他挑着篾货下山时,脚没站稳,一个趔趄摔倒在山石上,裤子擦破,手和脚鲜血直流。他坐在地上,几乎不想站起来了。 

那时,蕲州镇那边的生意路子才理顺不到两年,如果不把篾货及时送到,篾货发了霉,就失信于众;商家断了货,就失信于商。 

想到这,汤礼河简单处理一下伤口,重新站起来,拾起地上的扁担,把篾货挑到江边的轮渡码头。 

当他把篾货准点送到蕲州的商铺时,老板看到他受了伤,就拿出20元钱,让他买点营养品补补。 

汤礼河说啥也不肯收这钱,商铺老板只得买了两罐麦乳精,硬塞给他。 

随着市场上的塑胶制品兴起,篾货需求量少了、利润也低了。之前领他出去“闯市场”的贩子改行了,汤礼河却坚守了下来。 

因为,还有许多人选择篾制品。在蕲州市场,那里的几家客商发现老汤这个人实在,就跟他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就这样,汤礼河以信立身,挑篾货“挑出”了一家人的生计,“挑出”了湾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挑出”了山区留守村民的希望。 

筠合村坳下王湾70岁的留守婆婆陈桃花是做竹篮子的,汤礼河上门一次,就要走近10里山路。过去,陈桃花做的竹篮子都是他上门收购运销的。 

这些年,老人做的竹篮子少了。但汤礼河依旧隔三差五上门收购,还经常为老人带去日常生活用品。陈桃花说:“汤师傅好搭伙,我编织的这点竹篮子不愁卖了。” 

现如今山区的生存条件改善了,山路硬化了,村村通了客车。汤礼河不再挑篾货走山路,客车把篾货带到黄颡口镇上的客运站,他挑起卸下的篾货,赶里把路,就到了轮渡码头。 

1日,披着清晨的阳光,汤礼河挑着篾货,登上了去蕲州的轮渡。回望过往,老人也记不清到底磨破了多少双鞋子,更换了多少根扁担,卖出去多少篾货…… 

可他坚信:生意诚信为本,劳动创造财富。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才是最踏实的!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驻马店)     网站说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号:豫ICP备13022868号-7         网站标识码:4117000042

豫公网安备 41170002000001号

  • 微信公众号

  • 安卓端下载

  • IOS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