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驻马店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

安卓端下载

IOS端下载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IOS端下载提取码为:65826288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风险提示

无需高考“上名校”、内部运作“改成绩”……当心这些“高考陷阱”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2-06-09 文字大小: |

高考来临,学子们个个力争上游,但每年高考前后,也成为各类高考骗局的高发期。海淀法院总结常见的“高考陷阱”,提醒各位考生和考生家长,避免上当受骗。

  陷阱1:无需高考“上名校”

  李刚与张强是战友。

  一次李刚到张强家里做客,吃饭间,李刚说起自己的侄女一直在北京上高中,想在北京参加高考,但因不是北京户口,按规定不能在京高考。李刚表示想让张强帮忙给侄女办理在北京参加高考的准考证,并表示只要事情办成,多少钱都愿意出。

  一个月后,张强告诉李刚,自己的朋友高磊认识某单位领导,可以帮忙办事但至少需要50万元。

  随后,李刚给张强转账50万元,张强称钱已经转给高磊,事情很快就能办好。但直到次年3月,事情还是没有任何进展,李刚只能一再催促。4月份,高磊称领导已经批了,但此事需要保密,并说还需要20万元。张强无奈,又给了高磊20万元现金。

  5月份,高磊发给李刚一个准考证号,说还要10万元才可以把所有准考手续都办好并上网,于是李刚又给高磊银行账户转账10万元。可直到6月6日高考前一天,其侄女的准考证仍未办妥。

  几番追问下,高磊又转口称李刚侄女不用参加高考了,可以直接上北京知名大学。李刚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对高磊判处相应刑罚。

  法官提醒:在上述高考骗局中,高磊这类人往往虚构身份或编造谎言称认识某领导,利用家长们想让孩子“走捷径”上重点大学的心理,以自己掌握人脉资源和录取权限为诱饵进行诈骗。

  法官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应自觉遵守高考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维护高考公平性,不要试图投机取巧,否则可能影响考试资格,甚至造成终身遗憾。

  陷阱2:高考答案“提前售”

  高考前夕,小张手机连续多次收到陌生号码发送的 “诚售高考答案,助您金榜题名,无效退款,需要私联” 的短信。

  小张禁不住诱惑,添加了对方微信。经联系,对方告诉小张,高考答案单科3000元、全科8500元,高考当天通过手机短信传送,答案有误全额退款。经协商,小张通过微信红包和支付宝转账等方式,向对方共支付3000元定金,用于购买高考试题答案。然而,付款后,对方并未向小张提供答案,反而将小张从微信好友中删除了。

  小张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吞吞吐吐将事情原委告诉父母后,父母带小张到公安机关报案。

  经公安机关侦查,犯罪嫌疑人陈磊通过网络购买了3个手机账号,分别注册微信、支付宝账户等,然后随机向陌生号码发送短信称自己有高考答案,共骗取包括小张在内的多名被害人钱款32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陈磊构成诈骗罪,且诈骗对象为在校学生,应从重处罚,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

  法官提醒:每年高考期间,都会有不法分子以售卖 “高考试题”“绝密答案”为名骗取考生和家长钱财。在我国,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属于犯罪行为。

  此外,有不法分子在出售答案的同时还向考生和家长售卖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同样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法官提醒考生及家长,高考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涉嫌犯罪,不要心存侥幸购买所谓的高考试题和答案,更不要以身试法贩卖、购买考试作弊器材,以免追悔莫及。

  陷阱3:内部运作“改成绩”

  白登的儿子要参加高考,因为儿子有美术特长,白登想让儿子通过艺术特长考取重点大学。因为艺术特长生需要参加学校的校考,白登就想着托人帮助儿子顺利通过考试。

  后白登通过朋友找到一个叫杜鹃的老师,杜鹃又给白登介绍了杨树,并说杨树可以帮助把事办成。此后,白登一直跟杨树联系。杨树告诉白登,自己在很多学校都有“关系”,认识领导可以改成绩,确保白登儿子在某大学比赛中取得前三名的名次,但是需要30万元的运作费。

  于是,白登按照杨树的要求在考试前支付了15万元。可考试结束,白登发现儿子并没有通过考试,杨树承诺的前三名成绩也没有兑现。杨树又说,因为这所学校风声太紧,可以再拿15万元运作其他学校。

  白登付款后,又带儿子参加了两所学校的考试,依然没有通过。白登觉得自己被骗了,联系杨树退钱,但被杨树拒绝,于是报警。

  后法院审理认为,杨树构成诈骗罪,对其处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责令其退赔被害人损失。

  法官提醒:一些不法分子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或者谎称可以通过内部运作修改考生成绩、提升名次等,诱导家长先付定金,达到骗取钱财目的。

  法官指出,高考是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选拔出符合高校需求的合格人才,考生和家长应当按照正常招录程序考试,不要轻信“内部关系”“内部指标”“内部改成绩”等承诺,避免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驻马店)     网站说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驻马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承办单位: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号:豫ICP备13022868号-7         网站标识码:4117000042

豫公网安备 41170002000001号

  • 微信公众号

  • 安卓端下载

  • IOS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