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驻马店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

安卓端下载

IOS端下载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IOS端下载提取码为:65826288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守信典型

周口市救助站:为流浪者常亮一盏灯

文章来源:信用驻马店 发布时间:2022-06-23 文字大小: |

今年的6月19日是第十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近日,周口市民政局以“救助,让弱有所扶更温馨”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流浪乞讨人员作为社会上最特殊、最困难、最边缘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救助工作不但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救助管理机构作为兜底保障民生的基层窗口单位,切实打通了党和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关爱保护的“最后一公里”,用爱为流浪乞讨人员撑起一片蓝天。

十年来,周口市救助站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在关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多举措推进救助管理工作,以志在必得的信心、抓铁有痕的决心,牢牢守住救助初心,切实维护每一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

十年来,周口市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6553人次,其中,在站救助13949人次,站外救助2604人次,落户安置77人,为助推社会和谐稳定、助力美丽周口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真情救助

一个城市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高度。

在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滞留他乡,背后有着许多令人唏嘘又无奈的故事。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家。他们渴望有人伸出援手,哪怕只是一张笑脸,一杯热水……

为了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市政府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以民政、卫生、城管、财政、公安、交通、铁路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和权限,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有效地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了最底层困难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护送一名自称是周口籍的救助对象,一会就要下高速了。”2016年9月的一天上午,周口市救助站值班人员接到来自西宁市救助站的电话。

该救助对象为一年轻女士,在西宁市救助站问询时,支支吾吾地崩出了:周口 、清真寺、一位好心哥哥等信息。

“我们日常的接收外站送返人员程序是,护送站先与接收站联系,核对救助对象信息无误后,进行送返。而此次送返没有提前联系,根据救助对象提供的模糊信息,也不能确定就是周口籍人员。”周口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考虑到西宁市救助站不远千里把人送来,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救助对象进行紧急身份核查。

“人送来后,我们对该救助对象进行问询,但是此人问什么都不回应,始终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没办法,工作人员带着她直奔市区的西大街,想在清真寺周边碰碰运气。经过多方打探,周口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找到了那位帮助过她的好心小哥哥。

“我们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同那位‘好心小哥哥’,并求助了专业的心理治疗和社会工作方面的人员,一起做救助对象的工作。最终,救助对象敞开心扉,向我们倾诉了她因不受父母重视,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后来我们把她送回了家,并与其父母进行了沟通,最终一家人温馨地拥抱在一起。”周口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回忆道。

“我们在给救助对象提供救助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一救了之、一送了之,而是认真了解救助对象流浪的原因和困难,从源头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给予他们心理救助,同时协调辖区民政部门对特殊困难人群进行妥善安置,避免部分救助对象反复流浪,减少救助人次。”周口市救助站站长杨长青告诉记者。

兜牢底线

社会救助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十年来,周口市救助站加强源头治理,探索从源头上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重复流浪的方法。突出易走失流浪乞讨人员重点人群,着力抓好源头治理关键环节,压实属地监管责任,督促家庭尽责和落实帮扶政策、加速邻里守望和社会共济的生态形成,加大职业乞讨人员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击治理各类强讨恶要、胁迫诱骗残疾人、未成年人乞讨、遗弃家庭成员等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新时代救助管理服务体系。

十年来,为保障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开展,撑起困境未成年人保护伞,周口市救助站建设并投入使用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该中心占地近10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于2013年投入使用,为全市建立健全救助工作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年来,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626人次,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疫情防控,确保救助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周口市救助站迅速反应,全面梳理薄弱环节,及时制定防控预案和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防疫要求,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救助管理业务,把好入站检视关、清洁消毒关、轨迹甄别关、重点地区关、护送上车关“五道防线”,确保疫情下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零事故。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周口市救助站及时研判,做出常态防疫部署,细化救助工作流程,加强风险防控,落实24小时服务接待,确保“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截至今年5月底,周口市救助站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核酸检测2360余人次,主动为他们撑起“防疫伞”,及时堵塞疫情防控漏洞,消除流浪乞讨人员疫情防控盲点。

让爱回家

救助站,一处爱的港湾,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系着困难群众的冷暖。这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对每一位受助人负责,让弱有所扶更温馨。

十年来,周口市救助站加大寻亲工作力度,推动流浪乞讨人员与家人团聚。对无法查找到家庭信息的救助对象及时在今日头条和寻亲网上推送信息,并在24小时内完成网上推送工作,确保长期滞留救助对象信息及时发布。此外,对长期无法查找到家庭信息的滞站人员,积极协调公安部门进行DNA信息采集和人脸比对。通过开展无名氏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活动,共为100余人次长期滞站人员寻亲成功,使他们重回家园,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切实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有爱就有奇迹。2017年3月22日17时25分,在河南周口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走失8年的邱女士搭乘火车回到了河源,她的家人、河源红十字关爱流浪人员服务队队员早早等候在指定地点,迎接她回家。

2016年底,热心群众在市体育中心发现流浪乞讨人员邱女士并将其送入市救助站。邱女士不会写字,说的像是广东方言。“我们也听不懂。于是,我们向广东佛山站的工作人员求助,经交流,依稀辨认出‘河源’‘天河’等语句。”工作人员介绍,得到关键信息后就开始在“今日头条寻亲”等渠道帮她寻亲,在河源当地热心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最终确定了邱女士的详细信息。那时,距邱女士外出买菜走失已经8年了。8年来,其家人无数次寻找,一直杳无音讯。“当时送邱女士回家的场面非常大,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轰动一时。”周口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

流浪者得到受助不是工作终点,而是新的工作起点,帮助他们顺利重返家园、融入社会才是最终目标。周口市救助站积极发挥社会治理的职能作用,用“救”济生活与“助”力回家的精准行动,去阐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帮助一个个离散家庭重获团圆,演绎着一个个动人故事。

翻看周口市救助站交出的这份“十年工作答卷”,亮眼的成绩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周口市救助站将党建品牌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创建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党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党员尽责、党群融合,探索创新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应救尽救的“党建+社会救助”实践,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驻马店)     网站说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驻马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承办单位: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号:豫ICP备13022868号-7         网站标识码:4117000042

豫公网安备 41170002000001号

  • 微信公众号

  • 安卓端下载

  • IOS端下载